QP f茠kvX芨(Wq)-ND-信發堂五術網路書局-http://www.hsing-fa-tang.com
 

 帳  號: 
 密  碼: 

  
<< 如何加入會員 >>
繁體   简体
    羅盤系列
  羅盤精準儀(13)
  羅盤(164)
  尋龍尺(3)
  綠光雷射筆(1)
  工具(61)
    通書萬年曆農民曆
  通書系列(262)
  農民曆系列(206)
  萬年曆系列(107)
    堪輿叢書
  堪輿系列(1149)
  三合堪輿(13)
  三元堪輿(64)
  玄空堪輿(100)
    陽宅叢書
  陽宅系列(510)
  三元陽宅(11)
  玄空陽宅(20)
    擇日叢書
  擇日系列(181)
  三元擇日(6)
  三合擇日(16)
  玄空擇日(5)
    姓名學叢書
  姓名學系列(277)
  易經姓名學(17)
  生肖姓名學(40)
  開運姓名學(7)
  公司行號命名(12)
    易卦占卜叢書
  易卦占卜系列(971)
  梅花易數(22)
  龜卜系列(8)
  文王卦(40)
  象棋卦(3)
  鐵版神數(11)
  周易系列(73)
  塔羅系列(9)
    符咒叢書
  符咒系列(315)
  開運符咒(14)
  閭山符咒(18)
  茅山符咒(11)
  鳳陽符咒(2)
  正一符咒(4)
    五術叢書
  手面相學系列(482)
  八字系列(1051)
  紫微斗數系列(650)
  奇門遁甲系列(142)
  六壬叢書系列(78)
  開運祈福系列(152)
  解夢系列(38)
  測字系列(28)
  道壇秘本系列(929)
  仙道靜坐系列(44)
  欽定四庫術數全集系列(44)
  籤詩解系列(54)
  百科叢書系列(1502)
  影音教學光碟(126)
  星座(123)
  血型(16)
  民俗(70)
    電腦軟體
  綜合軟體(38)
    網路軟體
  八字算命工具(11)
  奇門求財工具(3)
  姓名算命工具(11)
  數字吉凶工具(4)
  其它工具(2)
    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547)
  中醫保健(178)
    武術系列
  太極拳(90)
  太極劍術(7)
  其他(156)
    其它
  宗教(179)
  其他(156)
    佛書宗教
  佛書宗教類(363)
    台灣藝品
  獅咬劍(2)
  文昌筆架(1)
  其它(1)
    哲學叢書
  文學系列(6)
  詩文系列(0)
總數:12030
繁體   简体

商品

目前位置:首頁 > 佛書宗教 > 佛書宗教類 > 六十感恩紀 惠敏法師訪談錄(增訂版)-ND 詳細資料


   

六十感恩紀 惠敏法師訪談錄(增訂版)-ND
系  列: 佛書宗教/佛書宗教類
編  號: 15124103954    ISBN:9789575986902
簡  介: 作者:侯坤宏;卓遵宏 訪問   
出版社:
法鼓   出版日期:104.12,上市日期:
頁數:552  裝訂:平裝
原 價: 500 元
特 價: 450 元(9折)
購  買:
(如果您已是會員,請先登錄帳號密再購買)
  同 類 推 薦

天上聖母經(注音版)-D 
特 價: 80 元

拜拜必備寶典(學會正確拜拜的第一堂課)-ZK 
特 價: 342 元

(42)能仁密意極明論-VL 
特 價: 342 元

天地間的風采(精裝) 已絕版-EF 
特 價: 250 元

生起次第本尊導引 建立及難處略釋(精裝)-TF  
特 價: 600 元

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精裝) 已絕版-RY  
特 價:諮詢客服
  詳 細 說 明

自序
增訂版補充說明

第一篇 兩段學生時期(1954-1992年,1-38歲)

壹、出家前之學習(1954-1979年,1-25歲)
一、學佛前之學習(1957-1972年,3-18歲)
(一)鹼安代用國小(1957-1960年,3-6歲)
(二)成功國小(1960-1965年,6-11歲)
(三)金城初中(1965-1968年,11-14歲)
(四)臺南一中(1968-1971年,14-17歲)
(五)臺北醫學院藥學系一年級(1971-1972年,17-18歲)
二、學佛後之學習與服役(1972-1979年,18-25歲)
(一)藥學系二至四年級(1972-1975年,18-21歲)
(二)大開眼界──參加明倫大專佛學講座
(三)生命的覺醒:佛法與世間學問的融會
(四)「松山寺北區大專佛學講座」學員長(1973-1974年,19-20歲)
(五)參加西蓮淨苑大專青年念佛會(1973年- ,19歲- )
(六)大學畢業、服役與考中醫檢定(1975-1979年,21-25歲)
(七)出家因緣(1979年,25歲)

貳、出家後之學習(1979-1992 年,25-38歲)
一、西蓮淨苑三年的僧團生活(1979-1982 年,25-28歲)
(一)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路
(二)投考「中華佛學研究所」的因緣
二、中華佛學研究所的學生時期(1982-1985年,28-31歲)
(一)學習梵文與佛學研究課程
(二)計畫日本留學
(三)出國留學前外一章
三、日本東京大學之留學時期(1986-1992年,32-38歲)
(一)與聖嚴法師的師友因緣
(二)日本留學生活點滴
(三)兩年完成碩士學位、三年取得博士學位
(四)日語與其他方面的學習情形
(五)參加口試的經驗
(六)對自己建立適當的定位
(七)日本的博士學位
(八)美國密西根大學遊學與大陸參訪(1992年前半,38歲)
(九)初訪大陸


第二篇 三頭工作時期(1992-2014年,38-60歲)

參、西蓮淨苑的工作(1992年- ,38歲- )
一、副住持(1992-1998年,38-44歲)
二、住持(1998年- ,44歲- )
三、《乘雲宗譜》的發現
四、寸草與春暉

肆、臺北藝術大學的工作(1992-2014年,38-60歲)
一、二年的客座教職(1992-1994年,38-40歲)
二、三年的學務長經歷(1994-1997年,40-43歲)
(一)行政工作的挑戰
(二)多變的時代、不變的真情
(三)一念善心、百年真情
(四)「微小」轉化「廣大」
(五)一些學生事務
(六)學務長經歷的意義
三、準備升等教授(1997-1999年,43-45歲)
四、六年的教務長經歷(2000-2006年,46-52歲)
(一)同時接任共同學科主任、教務長
(二)參與學校改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01)
(三)藝術大學的全人教育──新世紀終身學習的藝術人計畫(2002-2005)
(四)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2005-2013)
(五)教務長兼代理校長(2006年前半,52歲)
五、在藝大所開設的課程
(一)襌與靜坐
(二)生命科學與藝術
(三)牧心襌唱
(四)印度古典戲劇美學專題
(五)「人文資訊與知識管理」關渡講座
(六)「藝術生命之發想與寫作」通識核心課程
(七)慈悲喜捨:向無障無礙的藝術家們學習的功課

伍、中華佛研所、法鼓佛教學院、法鼓文理學院的工作(1992年- ,38歲- )
一、教學工作
(一)梵巴漢藏佛典對讀、梵巴藏文法教材編寫
(二)梵本瑜伽行派文獻的教研
二、副所長(1994-2007年,40-53歲)
(一)三種追求真理的能力:思考、表達、探詢
(二)佛學研究的浪漫與現實
(三)二十一世紀社會變遷與漢傳佛教教育之發展
(四)梵文教學經驗分享
(五)教學與研究
三、法鼓佛教學院與法鼓文理學院校長(2007年-,53歲- )
(一)提議解除「宗教研修學院」博士班設立與校名規定等限制
(二)當代佛教界辦學的軌跡
(三)宗教研修學院
(四)「行門課程」規畫
(五)「畢業呈現」的規畫與執行
(六)校園資訊化系統
(七)電子化教與學歷程檔案、數位人生履歷表
(八)行政與服務


第三篇 四個夢想(人腦、電腦、社區、學園)實踐(1992 年- ,38 歲- )

陸、梵典唯識、禪修與腦科學之教研(1992年-,38歲-)
一、梵典唯識文獻翻譯與研究
(一)闡揚菩薩道的主題層次分明、內容豐富
(二)藉此可了解《攝大乘論》、《成唯識論》等「唯識思想」雛形
(三)多樣的梵文詩頌韻律變化與佛教新梵文詞彙
(四)梵文詩偈的唱誦與早晚課誦
(五)梵本《大乘莊嚴經論》擇要三品之譯注計畫
(六)參讀《莊嚴》印度注疏之藏譯文獻
二、古今心智科學的對話
(一)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認知神經科學
(二)禪觀與唯識學
(三)阿賴耶識與生命中樞(腦幹)
三、四念住與三重腦理論
(一)身念住與腦幹
(二)受念住與大腦舊皮質
(三)心念住與大腦新皮質
四、腦的情緒生活與慈悲禪定腦影像
(一)正念與慈悲禪定國際研討會
(二)腦的情緒生活之基本原理:情緒模式
(三)情緒模式的六個向度
(四)慈悲禪修可調節情緒之神經迴路
(五)從實驗室「轉譯」到社會:學以致用
(六)各種專業學科之間的「對話」「互補」
五、腦科學之「變動之我」與佛教之「無我」觀
(一)腦損之「自我界限」的變動
(二)「包含性階層」建構自我的統一
六、「順解脫分」之相狀︰悲欣毛豎
(一)於解脫法,深生愛敬,毛泣淚
(二)「向善離惡」的認知與愛敬、喜悲等情緒
(三)身心轉換
七、直指人腦,明心見性
(一)禪與腦
(二)明心見性
(三)心識與腦神經
(四)人心與人腦
八、禪與腦︰自我與無我
(一)內隱自我的結構:I-Me-Mine
(二)I-Me-Mine的消融
九、打坐的腦波研究
(一)佛陀的打坐姿態與羅丹的沉思者雕像
(二)打坐的腦波研究(I):靜慮、法喜
(三)打坐的腦波研究(II):「情境」效果、「性向」長期效果
(四)人成即佛成:心=腦×眾生2
十、直觀無我:禪與心識的轉變
(一)成對互補性的腦機能
(二)「止觀雙運」:專注性與接受性的禪定
(三)「由上往下」與「由下往上」的注意系統
(四)「自我中心」與「他者中心」之日常事實的版本
(五)禪宗的「見性」經驗
(六)惺惺寂寂、寂寂惺惺
十一、佛教禪修傳統與現代社會
(一)正念禪修:佛教對現代社會的貢獻之一
(二)傳統與現代
(三)正念與腦神經科學
(四)正念與教育、醫療、倫理責任
(五)分別與無分別、世間與出世間

柒、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數位人文(1998 年-,44 歲-)
一、CBETA第一期(1998-2002):《大正藏》
(一)擔任中華電子佛典協會主任委員
(二)電子化漢文大藏經之先驅
(三)CBETA之遠近因緣
(四)一九九八年取得日本《大正藏》的授權
(五)CBETA沒有收錄《大正藏》56-84冊的因緣
(六)第一期(1998-2002)成果:《大正藏》1-55與85 冊
二、CBETA第二期(2003-2008):《卍新續藏》
(一)第二期的經費的因緣
(二)二○○二年取得日本《卍新續藏》的授權
(三)二○○六年電子佛典新式標點專案
(四)二○○八年開發跨平台版本讀經界面
(五)第二期(2003-2008)成果:《卍新續藏》1-88冊
三、CBETA第三期(2009-2014):《嘉興藏》、歷代藏經補輯等、國圖善本佛典、《漢譯南傳大藏經》(元亨寺版)
(一)《嘉興藏》木刻版數位化的挑戰:異體缺字處理
(二)二○○九年取得國家圖書館善本佛典授權
(三)開展電子書的「數位出版」的服務
(四)二○一二年取得元亨寺版《漢譯南傳大藏經》授權
(五)《漢譯南傳大藏經》協進構想
(六)第三期(2009-2014)成果:《嘉興藏》、歷代藏經補輯等、國圖善本佛典、《漢譯南傳大藏經》(元亨寺版)
四、參與數位人文、佛學資訊的歷程
(一)我所學到的數位化文獻的一些基本觀念
(二)CBETA電子佛典的結構性特色
(三)「瑜伽師地論資料庫」專題研究計畫(1999-2002)
(四)數位博物館計畫:玄奘西域行(1999-2004)
(五)漢傳佛教高僧傳之時空資訊系統(2007-2009)
(六)ZEN─「輕安一心」創意禪修空間研究
(七)「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專案
(八)Web 2.0時代與Science 2.0

捌、安寧與老人療護、社區淨土(1998年-,44歲-)
一、臺灣與日本之「安寧療護」臨床宗教師培訓計畫交流記實
(一)「安寧療護」緩和醫學
(二)臺灣「安寧療護」臨床宗教師培訓計畫
(三)日本的「臨床佛教研究所」
二、靈性與覺性照顧、人生最後的48小時
(一)靈性照顧與覺性照顧
(二)生命的奧祕:人生最後的48小時
三、拖死屍是誰
(一)虛雲法師的參禪經驗
(二)參話頭破除我執
四、生死三關
(一)病緣善惡關︰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二)醒睡正念關︰若是昏睡,則不能正念?
(三)生死涅槃關︰我是誰?我從何來?我將何去?
五、臨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
(一)臨終前二週才躺在床上生活
(二)生活型態與健康
(三)臨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
六、禪定、醫學與安寧照顧
(一)有關「禪定與教育」的研究(1969-1991)
(二)有關「禪定在醫學」的研究(2008)
(三)對自己的生活選擇負起更大的責任
(四)正念強化「個人內在資源」與「覺性照顧」
七、生命細胞之生死觀:善終的多樣性
(一)安寧療護之善終評估指標
(二)樹木之善終:心材
(三)《心材喻經》
(四)特殊細胞之善終:哺乳動物之紅血球、皮膚角質層
(五)一般細胞之善終:細胞自戕
(六)生命細胞之生死的兩面性:雖生而不長存、雖死而有用、長存
八、淨佛國土與社區淨土
(一)為成就眾生,願取佛國
(二)淨土行:自他行淨=眾生淨>佛土淨
(三)建立社區淨土
(四)關心隨緣社區
九、優質佛教徒終身學習守則:五戒新詮
(一)五戒與儒家的五常
(二)戒律是人類文化的基礎
(三)受戒是對於生命角色的確認
(四)優質佛教徒終身學習守則
十、記錄社區,看見淨土
(一)記錄社區,看見淨土
(二)音像記錄是新世紀國民基本表達能力
(三)淨土︰現世與未來的夢想
十一、「社區淨土」導航系統︰三願、六行
(一)慈悲關懷願︰1.利人利己、2.護生環保之意樂
(二)智慧無礙願︰3.聞思修慧、4.身心健康之習性
(三)方便善巧願︰5.音像紀錄、6.佛學資訊之運用
(四)「社區淨土」導航系統︰三願六行相輔之妙
十二、我與汪其楣教授之拈花微笑聾劇團的因緣
(一)希望,來自對生命無常的包容與超越
(二)沒有意外就沒有創新
(三)《鹿王》、鹿野苑、《悠悠鹿鳴》
(四)感動,來自群體無我的互助與合作
(五)手語、手印與「手」的比喻
十三、身心健康「五戒」:笑、刷、動、吃、睡
(一)微笑:知足常樂、助人快樂、寂滅最樂、心樂身樂
(二)刷牙:配合牙線、隨食刷牙、兩兩來回、牙淨心淨
(三)運動:週三三三、胸臂腹腿、平衡柔軟、身動念在
(四)吃對:素食少鹽、低脂少糖、全穀根莖、多色喝水
(五)睡好:定時睡眠、早睡早起、午間小睡、正念正知
十四、終身學習「五戒」:閱、記、研、發、行
(一)閱讀:廣學多聞
(二)記錄:知識管理
(三)研參:研究參疑
(四)發表:刊行交流
(五)實行:自利利人

玖、法鼓佛教學院與法鼓文理學院(2007年- ,53歲- )
一、法鼓山的「三大教育」︰A+B+C=Dharma Drum
(一)「心靈環保」、「三大教育」︰《大乘起信論》之「一心」、「三大」
(二)大學院教育(Academic Education)︰「體大」(智慧如海)培育「深度」
(三)大普化教育(Broad-based Education)︰「用大」(方便善巧)開展「廣度」
(四)大關懷教育(Care-always Education)︰「相大」(慈悲為懷)維持「厚度」、保持「溫度」
二、校慶「淨灘」迎接「世界地球日」
(一)週年校慶「淨灘」迎接「世界地球日」:淨心淨土
(二)淨佛國土與社區淨土︰DDBC
(三)滿願「行願之樹」
三、什麼是我的教學根本目標?
(一)思考與表達︰如理思惟、適當表達
(二)覺照與視野︰眾目睽睽、世界舞台
(三)願景與實踐︰樂發好願、莊嚴淨土
(四)Dream, Dare, Become, Create
四、增設佛教學系博士班:佛教禪修傳統與現代社會
(一)佛教三大禪修傳統或「佛學資訊」現代科技
(二)佛教禪修傳統、佛學資訊與現代社會
(三)博士生七項核心能力
五、文化教育的軟實力
(一)文藝獎章
(二)文藝之人際間「絆」
(三)我,正是想當這種人
(四)文化教育的軟實力:賞識、關懷、美化的生活態度
(五)我們,正是想當這種人
六、菩薩心行,法鼓燈傳,勇健啟航
(一)法鼓山大學院教育聯合、整合型之開學暨畢結業典禮
(二)法鼓山僧伽大學暨法鼓佛教學院畢結業典禮
(三)大學「學位服系統」簡史
(四)佛教意義的大學學位服與畢業典禮
七、好書大家讀:「書評比賽」的日本經驗
(一)「書評比賽」的原型
(二)修訂規則、五分鐘時限與YouTube的融合
(三)三條規則、八個補充規則
(四)好書大家讀:學校與社區結合的新讀書運動
八、法鼓佛教學院「五分鐘書評」比賽感想
(一)舉辦「五分鐘書評」比賽心得
(二)五分鐘之無常觀
(三)五分鐘、五段書評結構與生死大事
九、聚沙興學、微塵淨土
(一)聚沙成塔、大願興學
(二)微塵佛國、慈心淨土
十、法鼓山大學院教育「心」地圖
(一)法鼓山大學院教育「心」地圖之校園路名
(二)以法印心、法法相益
(三)轉法輪、四聖諦、八正道
十一、法鼓山大學院教育「心」世界:跨界、轉型、擴展
(一)佛教學院七週年校慶:跨界與轉型
(二)四無量心之同心圓式擴展:親緣、中緣、怨緣、十方
(三)法鼓學院之波形圓周式擴展:生命、社區、社會、環境
(四)法大的「心」世界
十二、「法鼓文理學院」啟航
(一)為何不能以「法鼓大學」或「法鼓學院」為校名?礙於法規或慣例
(二)為何以「法鼓文理學院」為校名?重視「博雅教育」小而美的學院
(三)法鼓文理學院:法喜充滿的學園
十三、法鼓文理學院「大願.校史館」構想
(一)「大願興學」里程碑
(二)「大願.校史館」構想
(三)「大願.校史館」內容

拾、結語:huimin2525,退休•善終?! (huimin2525)
一、我的生命密碼︰huimin2525
(一)人類生命密碼的解碼之旅
(二)huimin2525︰我的生命密碼
(三)in the year 2525︰人類的「生命密碼」
(四)把每天當成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二、退休.善終?!
(一)六十歲退休:二十二年的藝大年資
(二)七十六歲善終?!     三十八年的人生回饋年資
(三)安寧器捐,山海隨緣,網路告別,一善紀念

本商品瀏覽次數: 114840 次